首页

王阳明心学对生活的指导

清代散文 |

时间:

2015-12-03

|

【www.lyfyjxc.com--清代散文】

作者:安绪(古典文学网网友)

  王阳明在明清时期曾经非常有名,然而,在我们吉安市的大街上随便一问,王阳明以及心学,也许在上百人中,都未必有人能回答出。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如今这个现代化进程如此之快的时代,大多数人都认为古人的思想、学问、智慧已经过时。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古人的学问之所以能够延续到今天,就一定有其可取之处。从我们吉安市有阳明商城、阳明步行街、阳明路和阳明路小学可以看出,王阳明对于我们吉安市的庐陵文化影响之深。说到“心学”,我想各位并不太清楚,接下来就由我来给大家讲讲“心学”。由于本人还太过年轻,定然有许多不足之处,还请各位能够提出宝贵的意见,本人将在今后的生活中注意。

  一、心学是什么?

  二、在如今这个时代,心学对我们有什么作用?

  ①从字面上理解,心学就是研究“心”的学问。古人所谓的“心”,是一个很广义的概念,可以理解为我们今天所说的心态、观念、思想、心灵、精神、人格、信念等等。总而言之,心学就是“心灵之学”。也许有人会问,我们为什么需要“心灵之学”呢?

  我们处在一个信息化、现代化、工业化集成度非常高的时代,人类利用科技创造了空前的物质文明,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高效和舒适。作为新时代的人类来说,我们在这种生活中能够坐享其成。但是,在当今这个工业化集成度如此之高的时代,使得唯物主义倍受推崇,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我们的心灵却还在过去停留,内心还不够强大,不够成熟。我们国家当前的主要矛盾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经济同落后的文化生产的主要矛盾。这其中就有许多隐患,最终这些隐患都浮出了水面。“扶跌倒老人被讹事件”让绝大多数人的国人失去了扶起跌倒老人的勇气,这件事情同时也酿成了许多悲剧,有好几个这样的案例。有一些老人因为心脏病发跌倒在地,整整几个小时都没有路人来扶,这其中甚至包括了我们的民警,这让我感到痛心疾首,这就是我们当今社会的病态之处。要治愈这种病,最好的药方莫过于把我们习惯向外追逐的眼睛转回来,开始关注我们被放逐已久的心灵。孟子曰:“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做人的学问没什么特别的,就是把习惯向外放纵的心收回来而已。)而“心学”,正是“求其放心”的学问,因此正式我们这个时代需要,也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的。

  一个人的成功,也许能用物质来衡量,但是一个人的幸福,是绝对不能用物质来衡量的。用庄子的话说,就是“子非鱼,焉知鱼之乐”。由此可见,一个人的幸福与贫困无关,与内心相连。所以我们常说,用金钱可以买来朋友,但买不到友情;用金钱可以买来爱人,但买不到爱情。我记得《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中至尊宝说过的一句很经典的台词“不开心,就算活一万年也没用;开心,哪怕只活一天也够。”

  说到这里,我们就可以回答第一个问题了。心学是什么?心学是一门让你的生活品质更高、人格更完善、内心更强大、幸福感更深、更能实现各种生命潜能的学问。

  那么,什么样的心态才算是健康而富有的呢?我们要怎么做,才能到达这种境界?其实,孔老夫子早在《中庸》里已经告诉我们了。子曰:“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翻译过来就是:一个人无论处在富贵、贫穷、顺境、逆境中,都能够保持一颗平常心。大家也可以理解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够称之为真正的“君子”。但是,想要做到一名真正的“君子”那样,并非那么容易,还需要我们不断地“修行”让自己变得更“圆满”。

  说到“修行”这个词,容易让我们联想到宗教的“修行”。但事实上并不是那样。真正的“修行”应该是让自己不断地修正错误的行为以及克制自己不正确的心态。有人说,古代的隐士都是真正的修行者。在这里,我想补充一点: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道理很简单:如果没有外界的映照,你又怎么知道自己做的是对还是错呢?正如“对”与“错”,“错”只有在“对”的比较下,才能显示出来。只有身在复杂的环境下,不断地以他人为映照,发现自己的错误的心态与行为,从而加以修正,这才是真正的“修行”。在这个时代,许多人生活地不幸福,就是因为他们忙于物质的积累,从而忽略了心灵的空虚。心灵的富有是一切幸福的源泉,而拥有一颗强大并富有的心,才是让幸福永远都不干涸的方法。如果我们对于心灵运作机制一无所知,对于心灵和人生的关系一无所知,只会导致我们失去对幸福的信仰,等于我们亲手抛弃了幸福。

  那么,我们要如何修行呢?在我看来只有六个字“存天理,灭人欲”。当然,这里的意思需要从心学的角度来理解。心学中,“天理”指的是宇宙与心灵共通的法则,也就是所谓的“心即理”。而这里的“人欲”则是指人心中的那些不好的欲望。因此,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一边加强对宇宙与心灵共通的法则的学习,一边克制自己的不好的欲望。这才是心学提供给我们的修行指南,更是我们提升内心的唯一途径,也是我们通往幸福的必经之路。在这里,我想引用道家代表人物老子的一句话“失之,得之”。“少一些不好的欲望,多一些内心的幸福”。这句话如果从心学的角度来理解,真的很微妙。

  因此,我们可以回到前面,来回答第二个问题了。在如今这个时代,心学对我们有什么作用?心学能够让你了解心灵的运作机制,洞悉宇宙与心灵共通的法则,从而保持对内心的觉知觉照,进而找到人生的意义,获得你本应该拥有的幸福。

  接下来,我将会运用佛教禅宗、西方哲学等看起来与心学无关的理论来更好地解析心学。我并不是想炫耀自己的知识面如何如何,我只是觉得只有这样才能更客观地评价心学,希望这样可以激发大家对心学的兴趣,那才是我真正的目的。

  一、圣人之道

  王阳明早在12岁时,便作出了一首“灵光初现”的诗

  蔽月山房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人有眼大如天,还见山小月更阔。

  从这首诗中,我们隐隐约约读出了“相对论”的味道。世人对事物的认识,普遍受限于所处的位置和观察的角度,所以人们对事物所做的判断是值得怀疑的。与此同时,让我想起了另一首诗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从这两首诗的对比中,给了我们一个启发: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对事物的感知是相对的,所以我们的很多常识是经不起推敲的。因此,一个人要想活的明白,必须学会怀疑,其次独立思考,要有自己的正确的是非观。在大是大非面前,坚持真正的道义。在这里,我想引用一句《圣经》中的话,“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完了,应行的路我已经行尽了,当守的道我守住了。从此以后,有公义的冠冕为我留存”。《圣经》的语言在某种意义上说真是完美,荡气回肠。我想耶稣终其一生都在完成上帝赋予他的使命,最后他完成了,那一刻他的信仰、友情和亲情融会贯通,他焕发出了人生中最灿烂的光彩,往日的种种都被一洗而空,也算是禅宗中所谓的顿悟吧!

  康德认为,正如事物具有两面性一样,人也具有二重性:一方面,人是“自然存在物”,必须服从自然法则;另一方面,人又是“理应存在者”,可以遵从理性法则中行动。作为前者,人受制于普遍必然的自然法则;可作为后者,人拥有意志自由,亦即拥有道德实践的自由,正如同耶稣选择完成上帝赋予他的使命,舍生取义!

  关于读书方面,王阳明曾有过这样一句话“唯为圣贤,方是第一”。从这里不难看出,决定一个人最终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并不是他的读书成绩或毕业文凭,而是他内心有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远大志向,以及为之付出不懈努力的决心。正如佛陀所说:“如世良马,见鞭影而行”。成功的教育方法,就应该像一个有经验的车夫在驾驶马车,想让马快跑,既不用在前面猛拽缰绳,也不必在马屁股上狠抽鞭子,而是在马的耳边给它一记清脆而恰到好处的鞭响。如果真是良马宝驹,自然会奋蹄飞奔,一往无前。换句话说,高明的人,都会把鞭子抽在心上,而不是屁股上。

  王阳明的老师娄一斋曾经给他讲了一番程朱理学,并且告诉他:圣人必可学而至。之后,王阳明对着后院的竹子尝试格物致知,可是一连六天都未成功。终于,他放弃了,虽然他心中当时颇有怀疑,但他只能用“圣贤有分”这样的话来安慰自己。平心而论,他的执着令人钦佩,可是他实在是误解了朱子的本意。朱熹的穷物格理,意思是要通过对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万事万物的观察、思考和研究,认识到其中蕴含的永恒而普遍的“理”。这个“理”有两层意思:一是指事物的条理、规律、准则,二是指生成天地万物的宇宙本体。虽然“理”很抽象,但只要居敬存诚,穷究不已,等到用力久了,功夫深了,自然会有豁然贯通的一天。从这里可以知道:圣贤事业不等同于做生意,并非每一笔投资都有回报。应该说,它更像是科学实验,每一次失败,都是向成功靠近了一步。

  说到考试,王阳明曾经参加会试,连续两次落榜,他并没有以此为耻,反而说:“世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不动心”就是要求一个人无论面对怎样的境遇,都要保持内心的淡定,做自己心灵的主人和情绪的主宰者。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我们生活中的绝大多数的负面情绪,其实都不是因为事情本身,而是源于我们对事情所抱有的看法。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马尔茨告诉我们:要想有效控制心理,做一个内心强大的人,就必须把事实与看法、真实情况与放大的障碍分离开,然后把我们的反应和行动,牢固地建立在事实本身,而不是自己或他人的看法上。

  有一个成语叫做“六经注我”,最早在心学中是由心学创始人陆九渊的一句名言中,“学苟知本,六经皆注我脚”。同时也有“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在此基础上更有“心,一心也;理,一理也。至当归一,精义无二。此心此理,实不容有二”。说了这么一大堆,其实要表达的只有一句话:一个人既不需要读很多书,也不需要格很多物,只要把妨碍本心的物欲剥落于净,即便大字不识一个,也可以在天地之间堂堂正正做一个人。

  乔达摩 悉达多在成为释迦牟尼以前,曾经苦修六年。从长立不倒、坐卧荆棘、拔除须发,再到烈日暴晒、坟场静坐,甚至是绝食修行。最后,他发现:人的身体与心灵是息息相关的,虐待自己的身体并不能还来心性的觉悟。于是,他放弃苦修,沐浴净身,重新进食,并且在一颗菩提树下打坐入定。临入定之前,他发誓,:“我今若不证无上菩提,宁可碎此身,终不起此座!”在这个过程中,乔达摩深入观照自己的身体、感受和思想,看见每个细胞、每种感觉和每个念头,都像是生灭之流之中的一滴水,旋生旋灭,旋起旋落。他无法在身心之中找到任何一物是永恒不变的。再观照世间的一切,既没有任何东西不是依照因缘条件的聚合而生起,也没有任何东西不是由于因缘条件的离怪而破灭。也就是佛经中的,“万物缘法生,缘法住,缘法异,缘法灭”。世间万物都在法则中诞生、存在、变异,然后毁灭。再到后来,也就有了我们耳熟能详的那一句“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从一粒沙中,你能看见世界;从一朵花身上,你能看见整座天堂。一即是全,全即是一,万物互即互入、相依相存,相生相灭。没有任何一样事物可以脱离万物的怀抱而独立存在。当乔达摩从菩提树下站起来的那一刻,他说:“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世间所有生物现象都是生灭变化的,没有恒长的本质,觉知无常无我的道理,找到众苦的根源,然后通过正确的修行,就能在生息荣枯的当下,契入不生不灭、寂然常照的境界。从这一刻起,人们叫他佛陀——一个觉悟的人。用心学来总结前面所说的佛陀的故事,也就是“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并不是说我本来就是圣人,而是说我的心性之中具备一切成为圣人的潜能或者说圣性”。我们心学常说的“满街都是圣人”,指的就是“决然以圣人为人人可到,便自有担当了!”——主体性的确立和主体意识的高扬!

  二、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心学中最著名的理论莫过于“知行合一”。从字面上理解,就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达,“知”就是人的认知功能,“行”就是人的行动功能。在一般情况下,我们仅凭字义就可以理解这两个概念,但是在心学的语境中,这两个概念却有着常人意识不到的极为丰富和深刻的内涵。用西方哲学来讲就是:“心灵的内在结构决定了我们所能知道的内容”。人会通过自身的认知系统和意识结构,把外在的物质审美化、符号化。例如杜甫的名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用心理学来说就是“无人能脱离意义。”我们是通过我们赋予现实的意义来感受现实的。我们所感受到的,不是现实本身,而是进过阐述的现实。同样是获得一套价值观,却有两条截然不同的途径:一是被动接受,二是主动接受。心理学强调主观意识对事物的能动性以及改造性。因此,在心学的世界里,“知”就是意义的寻求和确立,本身就是一种行动;“行”就是意义的展现和完成。因此,也就离开不了“知”。用《传习录》来说,“一节之知,即全体之知,全体之知,即一节之知”。在这个浑然一体的世界中,没有内和外的分别,没有心和物的分别,没有部分和整体的分别,当然也没有“知”和“行”的分别——一念发动处,便是“知”的全体,也是“行”的全体。在心理学上叫做“存在性认知”,类似于王阳明的龙场悟道。

  心学被指为主观唯心主义,最早是从《传习录》当中的一段话发现的:

  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传习录》卷下)

  在王阳明看来,当一朵花在山中寂寞开无主,没有被任何人观察到之前,它就是处于一种“潜隐”(寂)的状态,直到有人来看它,它的形状和颜色才会“一时明白起来”,也就是从“叠加态”变成了“现实态”。王阳明说“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并不是想否定规律、法则和万事万物的存在,只是想表明:任何规律、法则和事物,都不可能脱离人的认识能力而存在;同样,人的意识也不能脱离这些东西而单独存在。说到这里,我个人认为,王阳明希望建立的意义世界,其实并非违心,也并非唯物,而是一个心物统一的整体世界。我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在《传习录》中有这样一段经典:

  可知充天塞地中间,只有这个灵明,人只为形体自间隔了。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他吉凶祥灾?天地鬼神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万物了。我的灵明离却天地万物,亦没有我的灵明。如此便是一气流通的,如何与他间隔得?(《传习录》卷下)

  这段话既是对“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最好诠释,也充分展现了王阳明整体论世界观。如果说王阳明是主观唯心主义,那他怎么会说“离却天地万物,亦没有我的灵明”呢?又怎么会说:“遗物理而求吾心,吾心为何物”呢?

  三、生活中的心学

  真正的修行必然不能脱离尘世,一旦你通过正确的修行获得心性的提升,你就会发现“污亦是净,净亦是污”。最重要的是,活在当下!心学强调心灵的涵养与修行,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欲望,并不是要摒弃人们的七情六欲,而是要把握一个度,凡事节制,遵循合理、正当的原则,防止情感的泛滥与欲望的膨胀,从而让你在物欲横流、名缰利锁的红尘俗世中立定脚跟,做自己的主人。不盲从,不迷失,不颠倒,不异化,始终保持人格的独立、心灵的自由与道德的在场。

  王阳明说:“只是念念天理,便是立志”。能不忘这点,久而久之,自然心中凝聚,犹如道家所讲的“结圣胎”。此天理之念常存,以至于到“美、大、圣、神”的境界,也只是从这一念存养扩充去而已。

  所谓“美、大、圣、神”,意指人的四种人格境界,是孟子提炼出来的。他说:“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孟子 尽心 下》)。孟子讲这段话,是在评价他的一个学生乐正子,他认为乐正子达到了“善”和“信”的标准,但还远远达不到“美、大、圣、神”的境界。他说:“一个人表现出了人们喜欢的品质,叫做善;他确实有这些品质,叫做信;这些优秀的品质能够充溢满盈,就叫做美;不但充溢,还能焕发出很大的人格光辉,就叫大;那种巨大的人格力量还能化导流俗,净化人心,就叫圣;圣德达到神妙不可测的最高境界,就叫神”。

  王阳明教我们立志,实际上就是让我们确立一种生命的姿态,一种背对动物性、面朝神性的姿态。一旦我们确立了这种姿态,就等于为平凡琐屑的日常生活赋予了一种神圣的意义。可以这样理解,人永远不可能成为神,当人可以无止境地趋近神。而一种有价值、有意义的生活,就是在这种无限的趋近中向我们敞开的。

  对于我们每个个体来讲,首先能做的,还是要从自己的内心下手。而入手处的第一件事,就是两个字——立志。换言之,我们应该学会在关注肉体生存的同时,也关注我们的“精神、灵性”,“自由、信仰”和“心智健康”。

  王阳明教我们磨亮心的镜子,意思就是要我们把习惯向外“照物”的眼睛转回来,审视自己的内心,认识真实的自我。具体而言,就是要在这个喧哗与骚动的世界上,寻找并建立一种不为世俗、他人和社会所转的属于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用爱因斯坦的话说,教育最重要的目标是培养每个人的独立思考能力,这种能力被称为“人的内在自由”。追随真自我,用心学来说,就是“随感而应,无物不照”。这,才是内心强大的真正秘密。不要让别人的意见左右自己的心声,最重要的是,勇敢地去追随自己的心灵和直觉。只有自己的心灵和直觉才知道你自己的真实想法,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古人所谓的“寂然不动,不偏不倚”的内心状态,用今天的话说,其实就是内心的安宁、平衡与淡定。只要你愿意停下脚步,反观自省,你就可以随时从浮躁喧嚣的生活中抽离而出,进入这个超然物外、恬然自处的特殊境界。

  四、从心学看人生

  问:“孟子言‘执中无权,犹执一’”。

  先生曰:“中只有天理,只是易。随时变易,如何执得?须是因时制宜,难预先定一个规矩在。如后世儒者,要将道理一一说得罅漏,立定个格式,此正是执一”。(《传习录 上 陆澄录》)

  “中”是儒家哲学最重要的概念之一,与其意义相近的概念有“中和”、“中庸”、“中道”等,指的是一种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精神境界,也是儒家学人最重要的人生原则和行为指南。孟子说子莫“执中”,等于是认可了他的人生态度。儒学最初的精神,其实是活泼而开放的,并没有要求后人死守古人章句和道德教条,而是允许并鼓励后人在恪守原则的基础上,针对各自的时代问题,对既有思想进行必要的变通、改造,乃至创新。

  大多数时候,我们之所以感到累,其实并不是身体的累,而是心累。要想活得不再那么累,我们就必须发现每件事情本身的乐趣和价值。我们必须帮自己培养起一种更宽广、更智慧、更具兼容性的生活态度。这种生活态度不仅能容纳对目标的坚定和追求,还能容纳对过程本身的体验、欣赏和享受;不仅让我们朝向最终的目标努力,还能让我们富有创造性地面对生活中的每件事,过好生命中的每一天。一个人的人格和精神品质得到了完善,他所投射出来的成功才是健全的、长久的,并且真正值得拥有的。而那种缺乏人格力量支持的成功,只能是病态的、虚假的,并且不会长久。无论你走到世界的任何角落,你的内心世界都只有你自己在感受,与你相依为伴的只有你的心。一个真正懂得为自己负责的人,一个致力于提升道德品格的人,就是在享受上苍赐予他的天赋权利,而不是在履行社会强加给他的伦理义务。借用奥古斯丁的话说,“同样的痛苦,对善者是证实、洗礼、净化,对恶者是诅咒、浩劫、毁灭”。也只有真正懂得“善”的人,才能真正成为自己、成就自己,才有资格享受高品质的人生。

  五、心学的人生观与生死观

  佛陀说:你要放下分别心和执着心,彻见本来面目。

  老子说:你要知其雄,守其雌,复归于婴儿。

  孟子说:你要在成长的道路上不失赤子之心。

  其实说来说去,都是让我们活在当下,充满存在的喜悦,享受生命本身固有的单纯、完整和富足,并且焕发出强大的活力和创造性。

  阳明心学和佛教禅宗都是研究心灵的学问,一切修行都是指向你的心,指向你的态度、观念、思想、人格。只要你的心能够作出转变,只要你的态度、观念、思想、人格都能像一个真正的觉醒者一样,那么当下你就醒过来了。心学的修行方式,跟佛道两家一样,都是“做减法”,这是中国文化三大谱系的共同特征之一。具体而言,就是消除占有欲,打破一切功利性的思维方式,放下对一些事物的执着。把习惯向外看的眼睛转回来,认识自己的真面目,彻见人人本具、不假外求的自性。如此,你便能获得一种全然的醒悟。

  说完人生观,我们再来说说生死观。在佛教看来,精神或意识的火焰并不会因为这一根蜡烛的燃尽而消失,而是可以传递到下一根的蜡烛上,然后再传到第三根、第四根……以至于无穷。心学中认为,人生中的每一个刹那都包含着死亡也包含着新生,就像生活中的每一天都包含着白昼和黑夜一样。这就是生命的真相。而一旦懂得生命的真相,我们也就懂得死亡的真相了。而我们在生活中所要做的,就是时刻保持觉知和洞察。只要对身心内外的一切事物保持清明的觉知与如实的洞察,没有一息间断,你就契入了生命的真相。从而,你便能无惧于身心内外的一切无常与变化,并且如如不动地安住在这个浮躁喧嚣的世界上。

  六、致良知论

  致良知作为心学的总纲和修行的终极指挥,就是因为这三个字可以统领心学所有的概念、范畴、观点和思想。用现代流行的话来说,就是开启、扩充、运用你的正能量。

  人之所以成为人,并不仅是我们学会了直立行走,也不仅是我们学会了制造格使用工具,更是因为我们具有良知。经济学家茅于轼说过,道德是个人与社会签订的一种不成文契约。契约的内容是“我”愿意为这个社提供道德服务,如果社会每个人也都作出同样承诺的话,那么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个体都将享受到他人和社会提供的道德服务。但是反思一下:一直在抑制我们的良心、遮蔽我们的良知,并且一而再再而三地刺穿我们道德底线的那个东西,就是人与人之间日渐消亡的道德信任感,以及个体内心日渐增强的不安全感。当我们下意识地为自己披上坚硬的铠甲时,我们将不再能感受生命的温度;当别人的不幸无法再让我们产生疼痛,我们的不幸也将不会有任何人感到疼痛。当你对别人的灾难和毁灭熟视无睹的时候,你的心灵其实已经陷入了一场无形的灾难。除非你良心已死,否则你将在余生之中饱受良心的折磨。

  任何一个社会都不乏抱怨的人格冷漠的人,但都极度缺乏行动的人和破冰的人。如果我们可以率先做一个向他人格社会提供道德服务的人,这其实对我们不会有什么损失,却足以让他人和社会受益。而且,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小小善举会化成一圈一圈的涟漪,它们会激起更大的涟漪,而当越来越多的涟漪涌动起来,我们这个社会的道德情感自然而然地转化为道德行动,那么良知就会时时呈现,从而体验到一种由内而外的纯净而自足的快乐。做一个有良知的人,并且在良知的关照下过一种健康、快乐、平静、幸福的生活,始终是我们自己的事。

  良知的四大特征:自发、自足、自律、自得

  良知是自发的,它听从内心的命令和召唤,而不是外在的规范和要求。

  良知是自足的,他既不因为外在的理解、相信、肯定而有所增益,也不因为外在的误解、诽谤、贬抑而有所减损。

  良知是自律的,它自己为自己立法,然后自己立法自己遵守,既不需要他人的鞭策或监督,也不会屈从于外在的威逼或利诱。

  良知是自得的,它享受的是心灵的快乐,得到人格的完善,它当下即是,不期待未来的任何回报;本身就是目的,不需要外在的任何奖赏。

  同样是扶起一位跌倒的老人,如果你只是出于恻隐之心,不为任何别的目的,心里想的仅仅是“我应该去帮助他”,那么这个行动就属于定言命令,你的手段和目的在这里是统一的,因此你的行为就具有了道德价值。由此可见,“致良知”属于典型的定言命令。因为它是自发、自足、自律、自得的,是手段与目的的统一,绝对无条件的。执行这种内在的指令,并不必然带给我们什么现实利益,却能赋予我们人之为人的价值与尊严。这种价值和尊严就体现在——我们能够享有一种专属于人的自由。

  总结一句,所谓的格物致知就是为善去恶,让良知彻底显露。所谓“良知四句教”,即: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意心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尽管人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不能缺少种种物质上的东西,但最终让你感觉活得好不好的决定性力量,却不是物质上的东西,而是你地人格。所谓最好的自己,就是经由人格的完善,获得一种高品质的人生。如果大家没有弄懂的话,我送给大家两句话:我的人格我做主。什么样的人格决定什么样的人生。

  最后送给大家一首词,心学中的心随境转和境随心转,都包含在其中,大家可以细细体会

  虞美人 听雨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延伸阅读
“人生若只如初见”这句话出自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诗词名句>古诗名句
2021-06-13
唐宋八大家简介及其作品介绍 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诗词名句>古诗名句
2021-06-10
名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出自清代诗词名句>古诗名句
2021-06-10
名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出自清代诗词名句>古诗名句
2021-05-25
《登幽洲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诗词名句>古诗名句
2021-05-25
从公元583年到1905年的1300多年中,中国有一场考试,不仅是全民瞩目,更是中国历史故事>隋朝历史
2021-05-21
黄景仁(1749~1783),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诗词名句>古诗名句
2016-04-15
沁人心扉,最是女儿香——送给小念 文 墨原创投稿>散文随笔
2016-04-06
遣兴朝代:清代作者:袁枚爱好由来着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阿婆还是初笄女,头未诗词名句>古诗名句
2016-04-06
文 墨竹抚寒 于樱海,月下抚琴,静守原创投稿>散文随笔
2016-03-29
  •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