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唐诗解(1)

唐诗大全 |

时间:

2015-01-05

|

推荐访问

唐诗解 唐诗直解

【www.lyfyjxc.com--唐诗大全】


  唐诗解(1) 彭运生 
一、贺知章(2首)
1回乡偶书二首(其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与我“不相识”的儿童向着我“笑”——表现出快乐和友善,是因为我的“乡音”与儿童的乡音相同,更是因为我在从“少小”到“老大”的漫长时期里让我的乡音保持不变。让一个东西长期不变,就能让他人快乐,能为我们自己赢得友善;另一方面,我们不能让任何东西都长期地保持不变——我们的“鬓毛”会不可避免的变“衰”。
“让事物长期不变”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2、回乡偶书二首(其二):“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有言外之意的是“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一个人说出“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这样的话,这个人已经认识到了“镜湖”的一种独特的本领——能够让自己的“波”年复一年地保持不变,“春风”也不足以改变这些波浪的形状。这个人能够认识镜湖的独特本领,首先是因为他足够幸运——他所住房屋的“门”正对着镜湖,他也就能够随时观看镜湖;其次,是因为这个人有相当的禀赋——有良好的记忆力,能够记住镜湖“水”的“旧时波”是什么样子;其三,是因为这个人有相当的阅历和知识,知道其他的湖都不能做到“春风不改旧时波”。
“认识他人的独特本领”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3、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有言外之意的是“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是“谁”“裁”剪“出”了这些“细叶”?如果说这是一个难题,则要想形成这样的一个难题,我们首先必须有相关的知识,知道被剪裁出来的细叶有一些什么样的特征,现在,我们从眼前的这些细叶看见了这些特征,进而断定这些细叶是被剪裁出来的;要想形成这样的一个难题,我们还必须有好奇心——到底是什么人剪裁出了这些细叶?
是知识和好奇心联手,才催生出此一难题。
说这个问题是难题,是因为我们不能通过一般的方法找到它的答案——通过一般的方法,我们最终发现:有剪刀的那些人都没有时间去剪裁那些细叶,而想剪裁出一些细叶的人又没有剪刀,结果,我们是“不知”此一难题的答案。
要想解答这样的难题,我们首先必须有相关的知识——“二月春风似剪刀”有知识的外观,揭示的是“二月春风”的一种性质:“似剪刀”;其次,有了这样的知识,我们还必须足够聪明,为难题的解答找到思路:剪裁出细叶的人,只能是那些能够把“二月春风”像剪刀一样加以使用的人。
“难题”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三、东方虬(1首)
1、春雪:“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
“若个”的意思是哪个。
“园里树”到底何者是“真梅”树,何者不是?如果不急于回答这一问题,我们只需等到这些雪融化就自然得到答案了。
但要想快速解答这一问题,我们首先必须具备各种相关的知识:知道梅树的大小和现状、知道梅花特有的气味;其次,我们还必须具备各种能力:视觉和嗅觉。根据这些知识和能力,我们去找像是梅树的树,再到它旁边用鼻子嗅一嗅,这棵树是不是梅树一下子就可以确定了。
“快速解决问题”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四、崔颢(2首)
1、长干行二首(其一):“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或恐”的意思是可能、也许。
一个女子遇到一个陌生人,想获得有关这个陌生人的家乡的信息。获得信息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这个陌生人没有理睬此女子提出的问题:“君家何处住”,即使此女子尊称他为“君”。
如果说此女子最终获得了自己想要的信息,那首先是因为她有相当好的心理素质——此女子在吃了闭门羹之后不急不躁,而是保持冷静,继续努力,谦称自己为“妾”;另一方面,是因为她有相当的知识,知道人们通常都喜欢等价交换,于是主动说出自己的家乡——“横塘”;其次,知道人们通常都害怕威胁,于是在前面的努力无效之后,又说出“停船暂借问”——为了问您这个问题,我都把船给停了下来,但我不会停多久,您想告诉我您的家乡,可要抓紧时间,否则,您可能后悔;其三,知道人们在了解了陌生人的意图之后更容易与之合作,于是在前面的努力无效之后,又说出了自己的意图:“或恐是同乡”——我想确定你我是不是老乡。
“获得信息”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2、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有言外之意的是“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空”的意思是白白地,“余”的意思是剩下,“悠悠”的意思是众多。
“昔人已乘黄鹤去”了,而且,这只“黄鹤”在往后的一“千载”“不复返”,于是,人们感叹“此地空余黄鹤楼”,感叹那些“白云”只是“空悠悠”。如果说这只黄鹤得到了人们的想念,那首先是因为它有某种禀赋,能够携带人飞行;其次,是因为它付出了某种代价——在一千年的时间内不再回到“此地”,即使想回来也忍着不回来。
“被他人想念”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五、陈子昂(1首)
1、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悠悠”的意思是辽阔,“独”的意思是独自一人,“怆”的意思是悲伤,“涕”的意思是眼泪。
一个人伤心地哭——“怆然而涕下”,那首先是因为他足够聪明,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渺小——“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其次,是因为他有相关的知识,知道“天地”是“悠悠”的;其三,是因为他此时是“独”处,如果有他人在身边,这个人要么可能被劝慰,要么不好意思伤心地哭。
“伤心地哭”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六、张若虚(1首)
1、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见,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根据人性概念,《春江花月夜》不再被认为是所谓的有机整体,而是可以被分解为彼此独立的数件作品,其中的每一件作品被某一种目的所贯穿,而每一种目的都得到了隐秘的论证。另外,全诗的大多数部分没有神奇意味。
 
(一)被分离出来的第一件作品,是“海上明月共潮生”。“共”的意思是与,“生”的意思是升起。
“明月”和“潮”水同时升起,如果说这个明月最终上升到了高空,那首先是因为它当初得到过“海”的帮助——海水给了处身在海底的明月一个上升的推动力;另一方面,不是谁都可以上升到高空——海最多也就涌起潮水,潮水的峰值有限。
“上升到高空”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二)被分离出来的第二件作品,是“何处春江无月明”。
“何处春江无月明”,这是一个问题,一个人形成这样的一个问题,首先是因为他作出过相当的努力——看过“春江”的大片水域,看见它们都被月光所照耀;其次,是因为这个人对这条春江有所了解,知道春江的水面极其辽阔;其三,是因为这个人有相关的知识,知道不可随便推论,因为例外总是有可能的;另一方面,要想解答这样的问题,我们必须足够聪明:春江上凡是月光到达不了的地方,也就是没有月光的地方。
“问题”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三)被分离出来的第三件作品,是“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初”的意思是第一次。
这两句诗各是一个问题,我们不是凭空就能形成问题,只是因为对“第一次”感兴趣,再加上好奇心,我们才能形成这两个问题。另一方面,只有足够机智,我们才能回答这些问题:在“江畔”第一次看见“月”亮的人,只能是来到江畔之前从来不曾看见过月亮的那些人;在某个有月亮的夜晚江畔第一次出现了人的那一年,就是“江月”“初照人”的那一年。
“问题”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四)被分离出来的第四件作品:是“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但”的意思是仅仅。
送”行的事情通常只发生在人们之间,如今,“长江”居然为“流水”送行,不妨说这是新鲜事儿。不是谁都能发现新鲜事儿,一个人发现了“长江送流水”这样的新鲜事儿,是因为这个人好奇心强烈,到处搜寻,想找到“江月”所等“待”的那个人;另一方面,新鲜事儿有强大的吸引力,能抓住人们全部的注意力——“长江送流水”这样的新鲜事儿,似乎挤走了其他所有的事物,让自己成为能被人们看见的唯一的事物。
“新鲜事儿”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五)被分离出来的第五件作品,是“不知乘月几人归”。
乘月几人归?这是一个问题,我们能形成这样的一个问题,首先是因为对相关的情况有所了解,知道这个“月”亮发出的光足够为夜行的人提供照明;其次,是因为我们有相应的知识,知道人们通常都希望节省钱财;另一方面,回答这样的问题,需要我们足够机智:最终乘月而归的人,首先只能是那些离开了家的人,只能是那些离开了家而如今急于回家的人,只能是那些急于回家而且不想为走夜路所需照明而花一笔钱的人,这样的人有多少,乘月而归的人也就是多少。
“问题”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七、张说(1首)
1、蜀道后期:“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
有言外之意的是“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相待”的意思是等待(我),“至”的意思是到达。
张三与“秋风”约定:二者一起前往“洛阳城”。要想守信,秋风必须能够自我克制,以抵制“先至洛阳城”的诱惑;另一方面,因为守信,秋风能够让自己免受张三的埋怨。
“守信”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延伸阅读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本文实为他的自传。《五柳先生传》文中言&文言文>文言文大全
2021-06-14
《闲情赋》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指斥世俗的邪恶,抨击现实的黑暗,是陶渊文言文>文言文大全
2021-06-14
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文言文>文言文大全
2021-06-14
归去来兮辞是东晋陶渊明的一篇著名的辞赋作品。这篇文章作于作者辞官归田之初文言文>文言文大全
2021-06-14
《弹琴》 作者: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古诗词大全>唐诗大全>唐诗三百首
2021-06-14
《寻隐者不遇》 作者: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古诗词大全>唐诗大全>唐诗三百首
2021-06-14
《师说》作于唐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韩愈任四门博士时,是说明教师的重文言文>文言文大全
2021-06-14
秋声赋 宋 欧阳修 原文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文言文>文言文大全
2021-06-14
《桃花源记》是东晋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约作于永初二年(421),即南文言文>文言文大全
2021-06-14
我国最早出现的文体是散文。 散文的出现也就标志着散文文体的成熟。文言文>文言文大全
2021-06-14
  •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