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老子名言解

热门推荐 |

时间:

2015-01-23

|

【www.lyfyjxc.com--热门推荐】

 老子名言解
 
诗的根本特点是有言外之意。如果承认这是有关诗的真理,则《老子》的作者(老聃)是一个伟大诗人,因为此经典中的那些名言大多有言外之意,也就是诗性的。
 
1、“治大国若烹小鲜”,这是《老子》第六十章里的名言。
其字面含义当是:治理一个大国就像是煎小鱼。
其言外之意是:“治大国”是一种职业,治大国的人是总理,“烹小鲜”也是一种职业,烹小鲜的人是厨师,总理和厨师作为职业都是必不可少的——我们不能只吃饭而不治理国家,也不可能只治理国家而不吃饭,所有的职业都是必要的;从外表看,没有什么比“治大国”和“烹小鲜”这种职业上的差异更明显的了,现在却说“治大国若烹小鲜”,意味着这两者有深层的同一性——譬如做这两件事都需要相当的经验和聪明,一切职业都是不简单的,都有各自对从业者的经验和智慧上的要求。总之,“职业”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历史上,老子此名言被理解为哲理,人们到此名言中去发掘政治智慧,最终的结论是:执政者应该尽可能少地去役使人民,就像厨师油炸小鱼的时候尽量少地翻动这些小鱼,否则,小鱼就零碎了。这就是所谓“无为而治”。这或许是人类历史上最了不起的附会,却也会遭遇到一切附会所避免不了的尴尬——把人民对应于被油炸的小鱼,政治就成了对多数人的迫害,这样一来,“治国”归根结底只是“殃民”。
 
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是《老子》第六十四章里的名言。
其字面含义当是:行走一千里,是从脚底下开始的。
其言外之意是:一个人站在悬崖边上,制定了一项计划——我要行走一千里,现在就实行此计划。这个人遭遇灾难是注定了的,这只能怪他自己没有了解现状。总之,“不了解现状”受到了隐秘的否定。
只要把此名言当作哲理,人们就会得出这样的人生指南:“远大的事情,必须有毅力和耐心一点一滴去完成;心意稍有松懈,就会功亏一篑。”(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这样的理解是“有中国特色”的:人们把做成“远大的事情”的过程本身理解为苦差使,似乎成功只是辛苦的双倍偿还。所以,中国有“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样的俗谚。
 
3、“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老子》第四十二章里的名言,大概也被认为是老子最有哲学味的名言。
但那只是看起来像是哲学话语而已。此名言蕴含了这样的言外之意:如果说此名言是一个整体,则这个整体的头部和尾部分别是“道生一”和“三生万物”,这个整体的中间部分是“一生二”和“二生三”。“道”是一个名词,竟然“生”下了数词性的“一”,数词性的三却也“生”下了名词性的“万物”,不管是“道生一”还是“三生万物”,内容上都是不可思议的,都是奇迹;相反,处在这个整体中间部位的又是一些什么样的东西?“一生二”,虽然也显得有些奇怪,但这是同类相生——数词性的一生下同是数词性的二,这多多少少就像一只猫产下两只小猫,“二生三”也是如此,总之,处在中间位置的“一生二”和“二生三”内容上是按部就班的、逐步增加的、可以预见的,因此也就是平淡乏味的。总之,“中间”受到了隐秘的否定。
 
4、“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这是《老子》第七十三章里的名言。陈鼓应先生《老子今注今译》所作语译是:“自然的范围广大无边,稀疏而不会有一点漏失。”这是把“天网”理解成了“自然的范围”。陈先生这是把老子此名言当作了所谓哲学。
但此名言有这样的言外之意:“天网”是一张巨大(“恢恢”)的网,而且还有“疏”的性质——网眼比较大,这张网连同它的“恢恢”和“疏”,都是只有我们五官中的眼睛才能最有效地感知到的;这张巨大的天网上是不是有什么“失”?这是一个问题,最能帮助我们回答这一问题的,还是我们的眼睛——眼睛观看之后得出的结论是:“不失”。眼睛既能感知事物的存在,还能解答问题。总之,“眼睛”受到了隐秘的肯定(歌唱)。
老子此名言与佛教“因果报应说”似乎有得一比,都有某种宗教性的恐吓作用。只要把它理解为哲学,此名言的一切玄妙意味就消失得几乎无影无踪了。或许可以这么说:通常所谓哲学,乃是把诗和宗教无趣化的结果。
 
5、“大巧若拙”,这是《老子》第四十五章的名言。
其字面含义是:伟大的灵巧和笨拙看起来差不多。历代的人们通常把此名言理解为哲理,并且去解释“大巧”为什么就会是“若拙”。
但此名言不是哲理,而是有这样的言外之意:“拙”是可恶的,这倒不是因为它外观丑陋,而是因为它外观上与“大巧”相像,这样,要想剔除“拙”,我们就必须付出相当的代价——必须格外小心地去辨认“拙”,以免把“大巧”当作“拙”给扔掉了。总之,“拙”受到了隐秘的否定。
中国艺术史上有“宁拙勿巧”这样的名言,这大概是老子此名言影响的结果。艺术的本质是巧妙,伟大的艺术品可以没有外观上的巧妙,却也说不上是笨拙的。坚信任何具体教条的艺术家都不可能是一流的艺术家。
 
6、“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是《老子》第四十章里的名言。文学杰作的基本特点是“通俗不易懂”,据此,可以判断老子此名言是诗,而不是什么哲学。
其言外之意是:“有”生下“天下万物”,所以,这二者之间是血缘关系;“无”生下“有”,所以,这二者之间也有血缘关系。有的血缘关系是荒谬的,不可理解的,因为它把相去甚远的两者联系到了一起——“天下万物”是名词性的,“有”却是动词性的,这两者不是同类;有的血缘关系更是危险的——“有”和“无”是一对所谓反义词,乃是有你无我、你死我活的,这样的血缘关系意味着冲突、不得安宁。总之,“血缘关系”受到了隐秘的否定。
把老子此名言作为诗来解释有这样的优点:只从日常语言的角度确定“有”和“无”的含义,而不是将此二者附会为虚玄的、注定了大有争议的所谓哲学术语。
 
7、“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这是《老子》第三十七章里的名言。
此名言的字面含义当是:道总是什么也不做而且没有什么是不做的。
此名言外观上是有关“道”的一条知识,揭示了道具有“常无为而不为”的性质。知识来之不易,想要形成“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这样的知识,一个人首先必须花相当长的时间去观察“道”——一个“常”字意味着一个人观察“道”所费时间之漫长;想要形成这样的知识,我们还必须有某种接近于神通的才能,以至于知道这个世界上所有可能发生(可以被作出)的事情都是些什么,否则,我们就不能作出“道”“无不为”这样的判断。总之,“知识”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无不为”是让人惊心动魄的三个字,似乎足以让我们全身的每一个毛孔都张开到极限。
从形式逻辑角度看,“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是一种自相矛盾的说法——道既然是“无为”,就不可能同时是“无不为”。自相矛盾意味着不可能,意味着不真实。字面含义上不真实却又有言外之意,正就是诗的主要特征之一。
 
8、“死而不亡者寿”,这是《老子》第三十三章里的名言。
其字面含义当是:死而不亡的人(或动物)是长寿的。
其言外之意是:死而不亡者寿,这是有关“死而不亡”这一类(或动物)人的一条知识:这类人(或动物)是长寿的。形成知识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一个人想要形成“死而不亡者寿”这样的知识,他首先必须有相当的运气,幸运地遇到“死而不亡”这样的人(或动物)——“死而不亡”是自相矛盾的说法,因为“亡”的意思也是死,“死而不死”让人感觉荒谬,一个人居然“死而不亡”,这样的人即使存在,那也不会是随处可见的吧;其次,想要形成这样的知识,我们还必须花上相当长的时间去观察那些“死而不亡者”,只有这样才能作出“死而不亡者寿”这一判断。“知识”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9、“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这是《老子》第二十五章里的名言。
其字面含义当是:有一个东西(由若干事物)混合而成,在天地之前就出生了。陈鼓应先生《老子今注今译》的语译则是:“有一个混然一体的东西,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存在。”陈先生是哲学教授,可能是这个哲学教授身份使得陈先生对老子原文中的“混成”和“生”视而不见,最终导致了“哲学式的歪曲”。
此名言的言外之意是:通过观察和了解,我们得知有一个东西具有这样的两种性质:“混成”、“先天地生”,这样的一个事物应该有一个名称,否则,每一次提及这个事物,我们就必须把它啰里啰唆地说成是“混成而且先天地生的那个东西”,总之,我们需要给事物命名;给事物命名不仅必要,而且需要相当的智慧,只有足够地智慧,我们才把那个事物命名为“老混”——“混”反映了这个事物的“混成”之性质,“老”表示这个事物的年龄——它比“天地”出生得更早。总之,“命名”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老子此名言单从字面上就足以吸引普通读者,因为它内容上是让人吃惊的——在“天地”产生之前居然就有某个东西被生了出来,这会是什么样的东西?又是什么东西能够生出这个东西?“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外行感兴趣的“热闹”指的是内容上的奇特,内行感兴趣的“门道”指的是事物的深层奥秘。从所谓哲学角度去看老子此名言,甚至会让我们无视外行也能感受到的那种奇特意味。
 
10、“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是《老子》第五十八章里的名言。
其字面含义当是:祸是福所依靠的对象,福是祸隐藏的地方。
其言外之意是:因为有依赖性,福竟然依赖起了作为自己对立面的祸,而且这个依赖需要付出相当的代价——为祸提供藏身之所;祸不是什么光明正大的东西,因为它需要隐藏,福依靠这个不光彩的祸,就会损害自己的名誉;更重要的是,福因为自己的依赖性会给世间万物带来灾难——祸得到福所提供的藏身之所,就可以免于追杀。总之,“依赖性”受到了隐秘的否定。
历史上,老子此名言被认为含义上等同于著名的故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哲学教授们则通常认为此名言是哲理,说的是“祸与福是相依相生的”。这首先是因为人们没有去仔细体味“倚”和“伏”这两个动词的含义。
 
11、“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这是《老子》第五十六章里的名言。
其字面含义当是:知道(一个事物)的人不去言说(它),言说(一个事物)的人不知道(它)。
就“知者不言”来说,“知”在“言”之前,“言”在“知”之后,把“知”和“言”的位置交换一下,就有了“言者不知”,把两个事物的相对位置交换过来乃是一件不费力的事情;“知者不言”是有关“知者”的一条知识——“知者”具有“不知”这样的性质,交换场地的结果是“言者不知”,而“言者不知”有可能是一条知识——“言者”具有“不知”的性质,至于“言者不知”是不是真的知识,我们去加以验证就可以了。让两个事物交换场地不怎么费力,而且有可能带来新知识。总之,“交换场地”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历史上似乎有不少的学者从老子此名言读出了这样的意思:真理是不可言说的,语言归根结底是应该否定的。白居易更说老子因为写出了五千言的《道德经》所以就不是知“道”的智者。这是把老子此名言当作哲理的结果。
 
12、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老子》第二十五章里的名言。
其字面含义当是:人效仿地,地效仿天,天效仿道,道效仿自然。
其言外之意是:人效仿他者的结果,是变得与这个他者相像,甚至雷同,效仿意味着自身个性的泯灭,意味着被效仿对象的个性丧失了唯一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意味着万物的错位和世界的单一化,意味着这个世界上不再有万物,而只有众多大大小小的、令人头晕目眩的“自然”。总之,“效仿”受到了隐秘的否定。
陈鼓应先生《庄子今注今译》把此名言语译为:“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纯任自然”,陈先生把“道法自然”理解为“道纯任自然”,而不是顺理成章地理解为“道取法自然”,是因为陈先生有这样的哲学上的见解:“道以自然为归,道的本性是自然”。陈先生为了贯彻自己的哲学见解,就不惜歪曲经文,好像老子的语言水平不够高,措辞不精确。
 
13、老子《道德经》开篇第一句话即是“道可道,非常道”。历史上对此一名言的解释多得不计其数,公认的说法则是:这些众多的解释没有一种是公认的。这是必然的,因为任何人只要把老子此名言当作哲学性的话语,他就不可能做出正确的解释。老子此名言其实是诗,因为其中有言外之意。
“可道”中的“道”,其含义是言说。
张三说:我可以言说道。
张三这句话隐含了两层意思:我有语言能力、我对“道”有相当的知识。
我想扫张三的兴,要给张三兜头泼一瓢冷水。“道可道,非常道”,这是我在听张三对道做过一番言说之后说的话,意思是:(你所说的)道是可以被言说的,(却)不是“常道”。其中的“泼冷水”的意味是隐隐约约的,构成所谓言外之意,其内容也是有待于分析的。
能让人如愿以偿的泼冷水不是轻而易举的。首先,我必须有比张三更高深的知识——知道张三所知道的一般的“道”之外还有“常道”存在;更知道这个“常道”乃是不可言说的,这样一来,张三的语言能力再强大也一筹莫展,这时候的语言能力跟没有任何语言能力没什么不一样。高深的知识帮我们实现自己的心愿——打击张三对自己的语言能力和知识的信心。总之,“高深的知识”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延伸阅读
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出自唐朝著名诗人 储光羲写的五言古体诗诗词名句>古诗名句
2021-06-14
残雪暗随水笋滴,新春偷向柳梢归出自 宋· 张耒诗词名句>古诗名句
2021-06-14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宋代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诗词名句>古诗名句
2021-06-14
春夜洛城闻笛 作者:李白 年代:唐 谁家玉笛暗飞声,诗词名句>古诗名句
2021-06-14
洛阳女儿行 唐代 王维 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容颜十五余。诗词名句>古诗名句
2021-06-14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之二) 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 小蕾深藏诗词名句>古诗名句
2021-06-14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出自《淮中晚泊诗词名句>古诗名句
2021-06-13
诗词名句“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出自中诗词名句>古诗名句
2021-06-13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出自 题弟侄书堂 [唐]杜荀鹤诗词名句>古诗名句
2021-06-13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蚍蜉撼树 ( pí f&ua诗词名句>古诗名句
2021-06-13
  •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