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一乘顿教与和谐社会

文化杂谈 |

时间:

2014-12-16

|

【www.lyfyjxc.com--文化杂谈】

摘要:一乘佛学是在实证法界性基础上产生,最为广博精深。一乘顿教之宗旨为:制止妄念,断绝私利,清净居心,慈悲救世。本文论述了一乘顿佛的实质,既非世间宗教,又非人类哲学;一乘顿教的境界及修学历程;一乘顿教既深入世法,又超出世法;一乘顿教与传统文化、社会和谐的关系。阐明了一乘顿教对建构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新世纪日新月异,瞬息万变,唯有佛法的真理不生不灭,永远灵明自在。世界者,乃无量时间与无量空间联贯而成之幻体也,亦谓之世间。世界现象繁复极矣,科学家局部研究之,哲学家大体观察之,所得者不过枝枝节节之幻影因果律而已,于世界真相未有能明之者;有之,厥惟佛法。佛法乃探究宇宙人生之终极真理,义理丰富玄奥、广博精深,它关系到每个人生死前途的大事,也关系到每一众生生存活动的空间。佛法之真理,乃对一切众生供给法力,源源不绝;其效能则随应各自的根机学程,表现出种种利益。
一、佛法是宗教还是哲学?
哲学的唯心之心,指的是人类意识;唯物之物,佛教称为尘相。一般宗教不离意识(包括未能明心见性的佛教徒)。一乘顿教深入实际,直达法界源底,洞明尘相乃实际之晕影,复悉意识乃了别尘相之工具,皆属枝叶范围。是故,唯心和唯物二名都不能强加之于深入实际的一乘学者。必欲明一乘学者唯何?略说曰唯性,详说是六大缘起(性有六种功能)。
释尊在世时,随缘化度、见机说法。因众生根机千差万别,化度方法亦有八万四千法门。先说权教,后说实教,实教中的禅密二宗均属一乘顿教。一乘顿教,寓解于行,以行为主,以解为辅;行进一步,解亦进一步;行愈精,解愈深;有行无解,变为世间宗教;世间宗教之解,类似神话,经不起现代科技的检验,故属无解。世间宗教都有顽固的我执、法执,以致引起不同宗派的争斗和互相残杀。佛教和世间宗教的最大区别是:佛教行者必须破除我执、法执,才能开悟和解脱。所以一乘顿教不属世间宗教。有解无行,成为人类哲学;哲学不离意识形态,唯凭意识、依文解义。纵能头头是道、圆融无碍,不过比量,其所发明者不离六尘境界,难契彼岸妙理,并非佛教真面目。故禅宗五祖云“思量即不中用”,六祖云“饶伊尽思共推,转加悬远”。所以一乘顿教亦非人类哲学。
佛法既与宗教异趣,又不与哲学同科,佛教云,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佛与众生的一切种性互为一体。众生与佛只有迷、悟之分。佛能发现并活用一切种性,众生则迷不自觉一切种性。科学重实验,佛法重修证。修证过程,首须“应如是降伏其心”。息脑运心(心指赖耶自证分),泯识显智,才能实契“性相不二”妙旨:即同一事物以智证之为性,以识缘之为相。解行相应,慧定等持,与般若波罗蜜多相应,照见实际,深入性相不二法门,妙用无穷,始能通达宇宙人生的终极真理。
 
二、最高之佛法与修学历程
最高的佛法能实证性相不二、空乐不二、妙喜无极的境界。何谓性相不二?以水为喻,流水喻性,波浪示相,因此,离水则无波,波定为水,水与波无二。何谓空乐不二?其密意为:佛性要旨,慧定等持,有慧无定,庄严不彰;有定无慧,活用不作,内观自心惺惺寂寂,里面原有交融之乐。定、慧、佛性不可以言说说,不可用意识识,法体为空,以空为喻。慧定等持,阴阳调和之时,内心自有交融之乐,不待形诸色相。何谓妙喜无极?“法性川流,加护不息,慧定互应,妙喜无极”。真如妙体灵明自在,活用不息。
法界众生初始没有经验,万象森罗毕现,因执著法相,灵明佛性被无明覆盖、污染,以致法界性(佛性)退化为阿赖耶识,进一步由阿赖耶识退化为意识。佛教所云之佛性,又名一切种性。一切种性包括佛菩萨的种性和一切众生的种性,一切种性敛相归性,如如然融为一体。所谓缘起,是由一切种性随缘起用,沦为众生相。但因缘起之先后各有不同,所受污染的程度也不相同,污染少,无明薄,外现为聪明能干,其能以慧力应用于世谛,从而发现世间法的种种条理,乃至多所发明创造。世间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都与佛教至高境界——性相不二、空乐不二、妙喜无极有密切的关系。众生孜孜以求,勤力开显而创造的成果,实乃法界性之重重晕影,欲直达法界源底者,则须痛下苦功,绵密用力,实践修证。
佛教修学的历程有一定的规律:其要义如下:
  (一)世间的众生,不论甚么身分,必含有许多不易肃清的积习。
  (二)修习一种三昧,恒仗真理的活力支持,渐渐地发展它清净种性。
  (三)所修底清净种性与本有的杂染积习,矛盾地互相抵抗或奋斗。
  (四)种性力量渐增,到了能够克服积习时,三昧便有成就希望。
  (五)三昧将成时,真理飞跃地开显,直至突现一种合理的、清净的、常住的真实妙境乃告一段落。
洞明这些规律,便被称为不可思议的佛法,学习如能与它的特性全部相应,如一切义成;或局部相应,如龙猛、无著,皆名为佛法真实证明者。然非一参便了,必须在在与“实践”作紧密的联系:一方面对真理极力参究,一方面对积习极力奋斗,自强不息地痛下苦功,才能具体地逐步证明这种融融煦煦的、惺惺寂寂的、非常非断的、不取不舍的、乃至无量无边文字言说比况不尽的实际特性。
 
三、 一乘顿教既深入世法,又超出世法
禅宗六祖惠能大师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正见名出世,邪见名世间。邪正尽打却,菩提性宛然”。(《六祖坛经·般若品》)
此岸世俗凡夫,包括西方思想家和学者在内,有生以来,其心念念流变,奔逸放弛,只会向外奔驰,很少回光返照,以致成为我执、法执。我执无明,凡事都以我为中心才顺意,否则妄念恶行随即滋生,以致妄念恶行的反作用力的业种无量无边,积存于人的阿赖耶识中;业种随缘成熟,无常迅速,恶报临头。所以人不破除我执和法执、令净赖耶识,无论身处任何环境,内心恶种随缘活跃变现之时,令人随时随地遭遇不测、心烦意乱、痛苦万千,即是世俗痛苦之源。要想根除世俗痛苦之源,必须如法修持,破除我执、法执,令净赖耶识,实证般若波罗密境界;转无常为永恒,即肉身而法身,灵明自在,“纵遇锋刀常坦坦,假饶毒药也闲闲”(《证道歌》)。《心经》云:“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以上所说,即是彼岸境界。
世间法与出世间法密不可分,此密意须要联系般若来理解。何故名般若波罗蜜多?冯达庵大阿阇黎答:“般若义为慧,谓以此慧力应用于世谛,乃能发明世间法中种种条理,乃至多所发明创造,是为一切文化渊源……然但为意识所依,所发明者不过尘迹中粗浅之道。”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广义》)
人类意识可以记忆和思考问题,可以分析并了别事理,故能不断地学习和工作,乃至创造出人间奇迹。但唯以意识为主的发明创造,充其量不脱六尘境界;而且是有其利必有其弊,利则大大改善了人类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弊则严重污染了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水源、空气等等,以致50%以上的生物灭绝,人类的身心健康也遭受到伤害。同时,科学发明既可以净用以造福人类,也可以染用以毁灭世界。
“波罗蜜多义为到彼岸。盖以尘迹边事为此岸;超乎尘迹之外别有妙境,喻如到彼岸也。妙境唯何?即尘迹所寓之相当法性。此等法性,不可以言说说,不可以意识识。
见性者,唯觉得一段灵明之致彻照法界源底,与此岸般若只知事物粗迹者迥异,故名般若波罗蜜多。”(《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广义》)
六祖偈“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原指上述密意。世间凡夫仅能运用眼、耳、鼻、舌、身、意六识。六识所能发现者,不出五蕴六尘境界。但五蕴六尘所寓的种种法性,六识却不能发现;如欲发现,则必须通过修证,泯识显智,始能默契对同一事物“以识缘之为相,以智证之为性”的不二境界。故六祖云:“蕴之与界,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六祖坛经·自序品》)由于除五蕴六尘所寓的种种法性之外,别无法性,故六祖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即不离世人感觉的五蕴六尘境界)。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正见名出世,邪见名世间”:六祖这两句偈,要与他的另一偈“蕴之与界,凡夫见二,智者了达”联系起来。对于五蕴六尘境界智者以识缘之为相,以智证之为性(法界性),故智者能既深入世法之中,却又超出世法之上,故为正见;而世间凡夫仅能运用六识,所见无非是五蕴六尘境界,从而误会六祖“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这首偈是世俗化,故属世间邪见。
“邪正尽打却,菩提性宛然”:要契会中道的佛性,要破执才行。如心中未能完全破执,正的方面用意识形态去理解,邪的方面也用意识形态去理解;一有意识形态,就不是无住;略略有住,就好比有电阻一样;绝无电阻(比如无念),才是超导体(比如性体),才能发现中道的佛性,故云“邪正尽打却,菩提性宛然”。按照六祖的说法,邪见和正见是相对法,要破除邪见、正见两端的执著,才能泯识显智,照见中道的灵明佛性。应如是默契才对。又如《金刚经》云“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是名佛法”等的中道密意亦复如是。然则实证般若波罗蜜多有何作用?冯达庵大阿阇黎云:“实证般若波罗蜜多者,身心凡有所接受,或有所作为,一切都在灵明之中,恒能不被迷惑;是为般若波罗蜜多之大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广义》)
四、一乘顿教与传统文化
佛教解行相应、通宗通教的大德冯达庵的《心经广义》云:“心为有情作用要具。下焉者唯知意识为主;中焉者兼知阿赖耶识为主;上焉者方知法界性为主。”意识和阿赖耶识都已受污染,名为杂染心,污染的程度不同,智愚的程度也不相同。以上二识和法界性本来互相关联,但法界性不受污染,称为清净心。
“下焉者唯知意识为主”,儒家哲学不离意识形态;“中焉者兼知阿赖耶识为主”,道家修持对阿赖耶识有所发现,但仍模糊不清。老子“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即是对阿赖耶识的模糊认识。我国周朝的姜公、汉朝的张良、三国的诸葛亮、明朝的刘伯温都是修道的,都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也都是开国功臣。他们有共同的特点:“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运筹帷幄中,决胜千里外”。前两句是他们修持的方法;后两句是他们将修持得来的智力运用于政治、军事之上。
 “上焉者方知法界性为主。” 一乘佛学的理论是在实证法界性基础上产生,最为广博精深。法界性亦名自性、佛性——“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永远灵明自在。修持的目的就是:清除杂染心的污垢而为清净心,从而实证法界性。一乘顿教唐密要求行者以清净心、至诚心、精勤心、报恩心为日常生活的准则,才容易接受如来法流的加持护念,才能速收法效、冲破无明。“令净赖耶识”就是破除粗执、细执、极细执,从而提高灵慧性乃至明心见性、最终成就佛果。
儒道两家是土生土长的,佛教是从印度传来的,历史上主客之间曾有矛盾,佛教曾受到排斥。但佛教的教义广博精深,主要是探索宇宙人生的真理,容易得到有善根、有智慧人的接纳和拥护。例如唐宋八大家中就有王安石、柳宗元、欧阳修、苏东坡三父子六人信奉、修持佛法,是虔诚的佛教徒和护法者。此外,一乘顿教要求学人:制止妄念、断绝私利;清净居心,慈悲救世;还须守五戒、行十善,修六波罗密以及忍辱观等……
总之,佛教主张众生平等、止恶扬善、利益众生的精神,对国家社会的安定团结是有利无害的。所以善根众生、有识之士、乃至官方大员、皇帝等等容易接纳和支持佛教,同时佛教也逐渐融化、同化了儒、道二教,形成中华民族以佛教为主体的传统文化。唐朝时代,我国是全球最强大的国家,也是佛教最鼎盛的时期,被外国称为“礼仪之邦”。现在世界各地的大城市仍有唐人街,老华侨回国,还说“返唐山”,其影响之深远可想而知。
佛教的戒定慧对治贪嗔痴,佛教文化影响在国内消亡之后,自无戒定慧可言了,以致人们不讲道德,黄赌毒泛滥,世风日下,盗匪猖獗……佛教认为:
贪,即贪图不义之财,贪图纵欲美色,贪图虚名假誉,贪图安逸,好逸恶劳。贪是万恶之源,悭贪是贫困灾难的种子,而乐善好施是发财致富、安乐自在的种子。
嗔,即无明火盛,无理取闹,脾气暴躁。一怒之下,小则伤害感情乃至断绝往来,大则杀人放火,闯出大祸。
    痴,佛教说的痴不是指文化水平的高低,而是指不明或不信因果报应(爱因斯坦说:宇宙间存有森严的因果规律)随业轮回的道理,以为人是“一死百了”的。其实人不是一死百了的,而是死而未了的,是按照因果报应、随业轮回的规律发展的,因此自杀不是苦难的终结,而是灾难的开始。由于愚痴而自杀,死后轮回为畜生或饿鬼,岂不是更加痛苦吗?正信的佛教徒是不会走上自杀道路的。
    返观国内实际情况,我国的社会、经济、教育局势要想稳定,按计划发展,要认真做到以下几点。
1、净化人心
天下之大,莫过于人心。国家或治或乱,或盛或衰,皆由人心引起。目前国际国
内很不平静,滋生的种种问题,都由于人心引起,不解决人心问题,后果将非常严重。我国在文化大革命中,传统文化曾遭受无情的批判与破坏,从此人心大变。所以人心关系重大,必须想方设法净化人心。
2、搞好社会治安
目前,整个社会世风日下,盗匪猖獗、黄赌毒泛滥,因此,搞好社会治安迫在眉睫,良好的社会治安才能带来安定平稳的社会环境。
3、公正廉明
权力部门和强力部门以及公安、法院、司法等办事要做到公正廉明,以防怨气产生,否则不平则鸣。要处理好领导与广大群众的关系,办事公正廉明,这样才能顺利地进行经济建设,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对于上述三个难题,人们有目共睹。如何解决这些难题,笔者认为,对治之道,要宣传以佛教为主体的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净化人心,以至天下太平。因此,一乘顿教可为国家安定和谐、人心净化提供宝贵的思路。1993年全世界宗教伦理代表6500多人,在芝加哥召开会议,最后通过《全球伦理普世宣言》,基本上和大乘佛教是一致的。第一条提出,每一个人都应该受到符合人性的对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实际上,就是要求抛弃自我中心主义。这点在佛教上是最彻底的,佛教不但要求破除我执,还要求破除法执。还有四个中心,宣言提到一种非暴力的和尊重生命的文化,不可杀人,尊重生命。第二条,一种团结的文化和公正的秩序,不可偷盗;办事公正,办事公平。这个要求对法律界非常重要。我们国家领导人依法治国,以德治国都好,如果能够做到公正廉明,就容易团结人民。古话讲“不平则鸣”,不平则起争端。第三条,一种宽容的文化和诚实的生活,不可撒谎,言行都应诚实。佛教是比较宽容的,佛教能够宽容其他宗教,其他宗教未必能宽容佛教。现在世界上欺骗、不诚信的情况太多,由于不诚信而在商业方面滋生出很多问题。而一乘顿教则特别强调要有至诚心、清净心。第四条,一种男女之间权利平等和伙伴关系的文化,不可奸淫,彼此尊重,彼此相爱。这个宣言同大乘佛教的五戒中四条都相同,不杀生,不偷盗,不撒谎(不妄语),不邪淫。可见大乘佛教对现时世界的贡献非常大,佛教道德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普适性。佛教道德的基本要求不但适用于信仰者,而且对当今社会整个人类都有最基本的指导意义。
 
四、一乘顿教与社会和谐
“因果报应,随业轮回”的法理是佛教至关重要的观念,它同爱因斯坦“宇宙间存有森严的因果规律”的提法是一致的。正信的佛教徒都相信“因果报应,随业轮回”的道理,因此,他们时时刻刻都自觉约束自己的思想行为,不敢乱来,坚持止恶扬善。佛教和法律都希望实现国家、社会、人民有序的稳定和公正。佛法和法律非但不矛盾,而且有互补的必要。例如:政法机关依法严打、反贪、扫黄、提倡学雷锋等等,和佛教所说的“善恶到头终有报”、“一切自作自受”以及要求佛教徒守五戒、行十善、六波罗密、四摄法等,其目的都是为了净化人心、止恶扬善,实现国家社会的安定团结。没有政法强力部门来镇压犯罪活动,人民的生命财产就没有安全感;没有佛法来净化人心,就难以使人止恶扬善以治本。所以,深信佛教的因果论,则能自觉自律思想和行为。而且佛教鼓励积德行善,佛教徒并不囿于宿命观而无所作为,与现代社会健康发展的要求是相适应的。
如果佛教的“因果报应,随业轮回”成为一般的道德戒律,可以有效地促使执法者自律,减少腐败现象。现在,虽然有些检察官、法官并不是佛教徒,但他们凭宿生所植善根,能不为外界物欲所动,持守着公平和正义的理想,并付诸行动,与佛教所弘扬的道德理想并无二致。人的先天因素往往已经注定,但是加强后天的教化因素可以养成良好的品格,而佛教化度的效果为最。学习雷锋和确立为人民服务等高尚情操的做法是值得赞赏的,但是仍然是一种外在的要求,需要内在的动力去培植。释迦牟尼佛应世,说因果,劝戒杀、盗、淫、妄言、绮语、两舌,驱除人的贪婪和嗔恨心,就是要无量慈悲普度有情,从“潜意识”(属阿赖耶识)等处去除人性恶的意念,是以个人内心的实证为基础的。一乘顿教说:“愿令凡夫所住处,速舍众苦所集身,当得至于无垢处,安住清净法界身!”其慈悲愿力无边无际无私无畏!因此,政治和法律对人的行为提出外在要求,而佛教纯洁人的灵魂、内在地教化人,二者相辅相成。
现代人大都不信佛教的道理,以为是封建迷信的产物。当今社会人心不古,道德滑坡,出现两大病症:其一,尽情享乐。既然认为人一死百了,那么就只图享受。为了钱,什么都敢干。有机可乘则贪污腐化,以图享乐;无机可乘,则铤而走险,偷盗、强奸、卖淫、贩毒等等。他们心存侥幸:就算万一被抓到,也都长痛不如短痛,这样死比穷死、饿死还好!这种思想很可怕,以致严打、反贪、反黑、反毒、扫黄等屡禁不绝,这是法律难以治本的原因。其二,邪见名世。如伊斯兰教的极端主义分子认为:世界这么苦,做人这么苦,若为圣战而死,就可以立即升天见真主,天堂什么都有,可以尽情享乐。所以他们以身体做炸弹。这种人也根本不信“因果报应,随业轮回”的道理。恐怖分子滥杀无辜,还想升天堂,简直是痴心妄想而已;他们死后非但升不了天堂,相反还要受无穷无尽的地狱之苦。
如今世风日下,主要是由于大多数人都以为人是一死百了的,不相信因果报应、随业轮回的道理。笔者认为,对治之道,要宣传以佛教为主体的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净化人心,以至天下太平。当今社会恐怖活动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要解决这个问题,各国领导人在必要时可借助武力;但关键的问题在于净化人心、转化人心。如果世界各国的领导者能够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并宣传因果报应、随业轮回的道理,对醇化道德、止恶扬善、维护社会秩序有很大的益处。按照佛教的道理,人不是一死百了的,而是按照因果报应、随业轮回的规律发展的,如果世界各国人民都明了这一深刻的道理,自然而然就会止恶扬善,实现世界和平。
现值科学昌明时期,而世界宗教的发展却日益繁杂,教义互异,各执己见,互相争夺,极端主义者从而挑起教派斗争乃至国际战争,危及国际间的和平共处。……历史上的许多实例证明:某些宗教非但无益于国家社会的安定团结,反而成为国家社会动乱的根源之一。唯有佛教认为众生平等,提倡“清净居心,慈悲救世”。信佛是自觉、自愿的。佛教“教化世间,引导世间”是随顺机缘的。其弘法之道,审时度势,随顺机宜。六祖云:“言下若相应,即与论佛义;若实不相应,合掌令欢喜”;一乘佛教以无量慈悲包容一切,普度有情,同时丝毫不勉强人。强调必须破除我执、法执始能悟道证果。《金刚经》云“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即:各人破执的程度不同,相应地其证果的品位就有差别。由此可见:正信的佛教徒较易与其他宗教和平共处,不会给国家社会带来麻烦。然而现值末法时期,众生福薄,邪魔外道乘机打入佛教队伍,篡改佛陀的教义,提倡邪见,扰乱正法,故当前佛教内部亦有“物腐虫生”的现象……
纵观佛教史,并没有出现高僧执掌世俗政权的情况,往往是世俗政权大力弘扬佛教从而促进了国家的统一和经济的发展。众所周知,佛教在唐朝最为鼎盛,而唐代也是中华民族鼎盛时期。唐朝许多皇帝都任用高僧作为国师。尽管历史上许多佛教高僧享有极大的尊荣,但是真正的大乘行者从来没有任何权力欲望或诉求;而是在因缘成熟之时,为国家和民族竭尽心力。例如,僧一行禅师在天文学史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最后积劳成疾,吐血而逝;唐玄奘不畏艰险西行取经,促进了印中两国文化交流;善无畏、不空等著名僧人在平定安史之乱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文化问题对于佛教徒而言,至关重要的是读书和工作时所受的文化教育。经验证明:佛教徒都能接受上述的文化教育,而且要求比其他人做得更好。一乘顿教既深入世法之中,又超出世法之上,我们提倡:学佛和读书(或工作)互相促进;修持境界和学习(或工作)成绩双丰收。这主要是通过修持提高灵慧性来达到上述目的。对于黄色和暴力的电视或书刊,正信的佛教徒一般不看,以免“无明熏真如,以致迷真逐妄”。佛教“教化世间,引导世间”是随顺机缘的,是在合法的前提下进行的。虽然佛教随顺机缘、不强求发展,但佛教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是关系到每个人的生死前途的大事。佛教的理论广博精深,科技愈是发达,愈能验证佛教的理论是真理。佛教某些深奥的理论有时也许与科学的理论矛盾:例如佛说的“时空非实”、“色即是空”等深奥理论曾被科学家怀疑和否定了二千多年,但爱因斯坦发明(现)相对论后,也说“空间、时间和物质是人类认识的错觉。”这和佛说的“时空非实”、“色即是空”的密意是相通的。又如数学家罗素、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以及孙中山等都对佛教有很高的评价。佛教经历数千年而不衰,今又发展到欧美,这是由于佛教本身的真、善、美所致。
佛教认为,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但由于无明覆盖而轮回在六道之中。身业不净,杀生、偷盗、邪淫;口业不净,妄言、绮语、恶口、两舌;意业不净,贪、嗔、痴。身口意三业不断造业,但有作用力必有反作用力,反作用力的业种无量无边,都积存在人的神识(阿赖耶识)当中,掩盖了本来灵明自在的佛性,佛教称为“无明”。业种越多,无明越厚,灵敏度越低甚至迟钝。“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者,人的心灵也。如果能如法修持,“令净赖耶识”,逐步消除无明业种,无明业种清除得愈干净,人的灵慧性愈高,就能深入世法之中,提高学习水平和工作质量,多所发明创造,乃至永远灵明自在。佛学的最终目的在于清除杂染心中的污垢,将杂染心转化为清净心,通过净化内心来发展灵慧性,恢复众生本有的灵明自在的佛性。用佛学的语言,即是要“令净赖耶识,转成无漏业”,转无常为永常,转愚蠢为灵明,转肉身为法身,转烦恼为菩提,转假乐为真乐,转秽土为净土。
 
 
结语  一乘顿教之宗旨
一乘顿教之宗旨:制止妄念,断绝私利,清净居心,慈悲救世。冯达庵大阿阇黎写的《圆音月刊发刊词》云:“广东以发扬一乘佛旨著于世。教无论内外,人无论缁素,凡得其妙旨密行于身心,莫不运用自在,且转利益群众焉。以教内言:律宗得之,洞明戒体;净宗得之,决定往生;空宗得之,实契中道;相宗得之,克证圆成;性宗得之,深达法源;密宗得之,迅入悉地;乃至三乘有学无学得之,翻然回心。以教外言:儒学得之,易侪圣贤;道家得之,顿薄神仙;帝王得之,仁被四海;士夫得之,智迈群伦;将军得之,心心卫国,奋不顾身;宰官得之,念念爱民,誓不贪贿;乃至大众得之,忠诚益忠诚,孝友益孝友,节义益节义,廉耻益廉耻。德有其基,咸能扩而充之;心有所污,咸能涤而新之。至矣哉,无上佛旨妙用之大也!”一般修行人被迫着走向三乘的道路,寻觅那海楼蜃市似的化城。新时代的人们,一心一德地为大众服务;依着那大公无私的清净心愿,从长期工作里体会那一缘一相的妙行,绵密地修成那不住尘相、不昧灵知的一乘功夫。新时代的佛法,自当渐放光芒,与日俱进,乃至扩充到无量无边的虚空,与十方佛土互相辉耀(冯达庵大阿阇黎《新时代的佛法》)。 
延伸阅读
内容提要 屈原作《湘夫人》抒发约黄昏而不见之哀怨,托二妃神话以寄犹冀一遇国学文化>文学知识
2021-06-14
“洛阳纸贵”这句成语,按约定俗成的见解,是用于赞国学文化>文学知识
2021-06-14
甘泽谣 袁郊 据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出版李宗为标点本。巴国学文化>文学知识
2021-06-14
唐阙史 (唐)高彦休 西南交大中文系08研李静校对。巴斯光年国学文化>文学知识
2021-06-14
《啖影集》乃清道光年间贵州范兴荣所著,全书四卷,共辑录了66则故事,所述国学文化>文学知识
2021-06-14
编者按:今年三月,著名的唐代文学专家、中华书局副总编辑傅璇琮同志应邀来我国学文化>文学知识
2021-06-14
豹隐纪谈 佚名(重编《说郛》题「宋周遵道」) 据涵芬楼《说郛国学文化>文学知识
2021-06-14
南游记旧 宋[鲁纾]〔曾纡〕 罗宁据涵芬楼《说郛》本(卷四十国学文化>文学知识
2021-06-14
本传采用《正统道藏》本(第6册)为底本进行点校。传中出现的异体字、异型字国学文化>文学知识
2021-06-14
王文正公笔录 王曾 据《百川学海》本。巴斯光年校。 范国学文化>文学知识
2021-06-14
  •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