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彭运生解唐诗(20)

唐诗大全 |

时间:

2015-01-17

|

推荐访问

【www.lyfyjxc.com--唐诗大全】

彭运生解唐诗(20)

李商隐
1、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问:我首先把这首诗语译一下:“您问我回家的日期,但归期定不下来,巴山秋夜的雨在下着,雨水注进池塘。什么时候您我能够在西窗下共剪烛花?我可是要对您讲巴山夜雨的情景”。问题是:前两句诗相互间有什么样的关系?有人说,巴山夜雨巧妙地暗示了我对君的思念就像雨一样绵绵不绝,你同意吗?
答:这样的理解有些不妥当,因为要是用丝线或者川流不息的江河,来比喻思念之情,效果上可能更好些。
问:你的反驳很有力。但你得回答,巴山夜雨涨秋池在诗中到底起到了什么作用?换句话,家中的朋友写信问你什么时候回家,你在回信中写过未有期之后,应当接着说什么样的话?
答:我就会解释未有期的原因。
问:这就对了。但问题是:巴山夜雨涨秋池又是什么样的原因呢?是说眼下正在下着雨,我为恶劣天气所困,所以未有期了吗?
答:这是什么理由?!天有不测风云,雨随时都可能停下来。
问:巴山夜雨涨秋池正就是这首诗的关键,也是我们破解这首诗的神秘性的唯一入手处。巴山夜雨涨秋池既是未有期的原因,但又不能轻而易举地被转换为我们所能认同的理由。请你继续思考,它到底是什么样的理由?
答:实在是太困难了。
问:之所以归期未有期,是因为我现在正在观看巴山夜雨涨秋池;换言之,只要巴山夜雨涨秋池不停止,我就是归期未有期。这么一来,是不是显得好理解了一些?
答:您是说,巴山夜雨涨秋池有观赏价值,它的吸引力超过了朋友的呼唤吗?
问:但我不能让人觉得我只赞扬那些同意我的见解的人,所以,必须对你刚才达到的结论作一次证明——这首诗为我们留下了做这种证明的余地。我现在的问题是:两个朋友终于重逢了,他们首先应当说一些什么话呢?
答:倾诉思念之苦。
问:但诗中说我想要做的是却话巴山夜雨。一个却字正意味着打破常规。一个人打破常规去做某件事,当然是因为这件事值得做,是因为做这件事在他看来有相当的价值。总之,巴山夜雨涨秋池不仅值得看,而且值得说,它吸引了我的注意力,使我无视友情的存在和呼唤。
中国古代小说里经常用“云雨之情”来象征两性结合,“巴山夜雨涨秋池”似乎是更好的一个象征。
 
2、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阳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有言外之意的是“留得枯荷听雨声”。
我的愿望是听到“雨打枯荷之声”。为了听到这种声音,我首先需要做出某一努力——“留得枯荷”;愿望能否实现,还取决于我们的运气——只有天下起一场雨,我们才能听到我们希望听到的那种声音。
“实现愿望”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3、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有言外之意的是“春蚕到死丝方尽”。
这是有关“春蚕”的一条知识,揭示的是春蚕的死亡与吐出蚕丝二者间的关系。按照这一知识,如果我们想得到尽可能多的蚕丝,我们只消设法让春蚕的寿命尽可能地长;如果我们希望得到无穷无尽的蚕丝,我们只消让春蚕不死。“知识”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4、无题四首·之二:“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有言外之意的是“一寸相思一寸灰”。
常规是:一寸长的一截木材燃烧后剩下的灰不足一寸,现在,“一寸相思”燃烧后留下的是“一寸灰”。“相思”不是寻常之物,也将因此而被关注。但一种事物被关注,需要付出代价,“相思”为了自己被关注而付出的代价是自己被焚烧成灰;再说,事物被关注是在自己死去之后,被焚烧成灰的“相思”生前也就不知道“被关注”是什么滋味。
“被关注”受到了隐秘的否定。
 
5、重过圣女祠:“白石岩扉碧藓滋,上清沦谪得归迟。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萼绿华来无定所,杜兰香去未移时。玉郎会此通仙籍,忆向天阶问紫芝。”
有言外之意的是“尽日灵风不满旗”。“尽日”的意思是一整天。
旗是一块布,不是容器,不管是什么风,都不可能充满没有容积的旗,因为我们愚蠢,我们耗费整整一天的时间,得出的只是“尽日灵风不满旗”这样简单的结论。总之,因为愚蠢,我们浪费时光,却不能获得有价值的认识。
“愚蠢”受到了隐秘的否定。
 
6、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文学杰作本性上是朦胧的。但有两种朦胧,一种是文学杰作固有的朦胧——作为文学杰作之实质的言外之意是深藏不露的,另一种是因为读者的误解,这种误解让读者感到找出一件作品的“主题思想”是困难的。
导致第二种朦胧感的误解,指的是读者相信譬如每一首律诗就是一件“完整的作品”。如果一首律诗原本不是什么完整的作品,你硬是以为它是,进而去寻找贯穿全部作品的所谓主题思想,你就只能是顾此失彼,总有一些部分像鬼火一样闪烁不定,不可能被任何主题思想统摄住。
针对李商隐的《锦瑟》,一本文学史著作指出:“这首诗充满了一种幽怨朦胧的情调”、“这首诗中的所有意象都有一种迷茫忧伤的意味”、“难以被传统的解诗方法所把握”。
但只要动辄就说“这首诗如何如何”,则没有任何“解诗方法”可用以“把握”《锦瑟》。
在我看来,《锦瑟》中有言外之意的只是“沧海月明珠有泪”和“蓝田日暖玉生烟”,更要紧的是,这两句诗在《锦瑟》中是对偶,实际上却是彼此无关的两件作品。
先来看“沧海月明珠有泪”。其言外之意是:“沧海”、“明月”和“珠”都是我们五官中的眼睛才能最有效地感知到的事物,眼睛甚至还能对有细微差别的同类事物进行区分,能见出都有咸味的海水和泪水的不同,能区分海水和泪水之不同的固然还有舌头,但让舌头去区分海水和泪水,我们不免会付出代价——海水和泪水都没有什么好滋味。总之,“眼睛”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再来看“蓝田日暖玉生烟”。其言外之意是:我们看见“玉生烟”,这时候,我们其实进入了幻觉,因为玉不是可燃物,不可能冒烟。不是任何事物都能让我们进入幻觉——能让我们进入幻觉的是宝贵的“玉”;其次,我们不是在任何条件下都能进入幻觉——我们是在“暖”和的气温中进入幻觉的。总之,“幻觉”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即使只把“沧海月明珠有泪”和“蓝田日暖玉生烟”当作一件“完整的作品”,任你是谁,都还是会觉得两句诗组成的这件作品朦胧得很,因为我们无法找出这两句诗的“主题思想”。
 
7晚晴:“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并添高阁回,微注小窗明。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有言外之意的是“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天意”“怜”爱“幽草”,表现为创造出“晚晴”——让太阳在傍晚的时候出现在天空。但受益的不仅是幽草,因为人类也是受益者——“人间重晚晴”。总之,对一个事物的爱,可以让万物都受益。
“怜爱”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8、谒山:“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冰。”
有言外之意的是“一杯春露冷如冰”
露”是液态的水,“冰”是固态的水,通常情况下,水的温度高于冰的温度,现在,有一种水“冷如冰”,这是一种奇迹。奇迹来之不易,想要出现“水冷如冰”的奇迹,我们首先需要在“春”季收集相当数量的“露”水,还需要发挥创造性而发明“杯”子。
奇迹”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9、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有言外之意的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你说“夕阳无限好”,我就说“只是近黄昏”,我这是在泼冷水。世界上哪里有什么东西算得上“无限好”,你说“夕阳无限好”,你就是在夸张,我泼冷水,无非是想让你回到现实;泼冷水却需要我有知识,为了让你回到现实,我需要有“夕阳不久就是黄昏”这样的知识。
泼冷水”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延伸阅读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本文实为他的自传。《五柳先生传》文中言&文言文>文言文大全
2021-06-14
《闲情赋》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指斥世俗的邪恶,抨击现实的黑暗,是陶渊文言文>文言文大全
2021-06-14
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文言文>文言文大全
2021-06-14
归去来兮辞是东晋陶渊明的一篇著名的辞赋作品。这篇文章作于作者辞官归田之初文言文>文言文大全
2021-06-14
《弹琴》 作者: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古诗词大全>唐诗大全>唐诗三百首
2021-06-14
《寻隐者不遇》 作者: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古诗词大全>唐诗大全>唐诗三百首
2021-06-14
《师说》作于唐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韩愈任四门博士时,是说明教师的重文言文>文言文大全
2021-06-14
秋声赋 宋 欧阳修 原文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文言文>文言文大全
2021-06-14
《桃花源记》是东晋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约作于永初二年(421),即南文言文>文言文大全
2021-06-14
我国最早出现的文体是散文。 散文的出现也就标志着散文文体的成熟。文言文>文言文大全
2021-06-14
  • 推荐访问